春入鲤湖

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游渡九溪。

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

湖头鲤去轰雷在,树杪猿啼落日低。

回首浮生真幻梦,何如斯地傍幽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来到陡峭山崖白云相连,带着美酒春游穿过九条溪流。
铁色的峭壁上楼阁若隐若现,仿佛雾霾将要坠落,石门虽无锁却让人迷失路径。
湖边鲤鱼跃起惊雷阵阵,树梢间猿猴啼叫夕阳低垂。
回望一生如梦幻泡影,哪里比得过此处静谧的幽居之地。

注释

峭壁:形容山崖陡峭。
白云齐:形容山崖与白云相接。
铁嶂:指铁色峭壁。
霾欲堕:形容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石门:指山洞或石质的门户。
路还迷:形容路径曲折,令人迷失。
湖头鲤去:湖边有鲤鱼跃起。
轰雷在:形容鲤鱼跃起的声音像雷鸣。
树杪:树梢,树木的顶端。
猿啼落日:猿猴在日落时分发出叫声。
浮生:比喻短暂虚幻的人生。
幻梦:比喻人生如梦。
幽栖:指安静的隐居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游山玩水之乐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欣赏与向往。"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游渡九溪",诗人首先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雄伟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之中。峭壁与白云相映成趣,载酒春游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一句,则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不失雄伟的气氛。铁嶂之上的楼阁似乎随时都可能坍塌,这种危险与未知感增加了诗中的层次,而石门无锁却让人感到一种开放与自由,同时也带有一丝迷离感。

"湖头鲤去轰雷在,树杪猿啼落日低"一句,更是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使画面生动起来。鲤鱼跃出水面似乎伴随着雷声,而猿啼则让人联想到林间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回首浮生真幻梦,何如斯地傍幽栖"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深山幽栖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浮生”指的是世间的红尘滚滚,而“幻梦”则是对这种生命状态的一种比喻,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面,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春末道陈先辈之清源

贫中惟是长年华,每羡君行自叹嗟。

归日捧持明月宝,去时期刻刺桐花。

春风避酒多游寺,晓骑听鸡早入衙。

千乘侯王若相问,飞书与报白云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非凿非疏出洞门,源深流崄合还分。

高成瀑布漱逋客,清入御沟朝圣君。

迸滴几山穿破石,迅飞层峤喷开云。

旧斋一带连松竹,明月窗前枕上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废苑荒阶伴绿苔,恩疏长信恨难开。

姑苏麋鹿食思食,楚泽王孙来不来。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燕昭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郭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