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左思在创作赋文的日子里,王充正在撰写论文的岁月。
光芒随着锦绣般华美的文字展现,形状像环绕在岩石上的圆润线条。
墨水的积累沿着笔尖流淌,书房就在小池塘边建起。
你的稻谷虽然被点燃,但有谁还能吟诵像嵇康那样的篇章呢?

注释

左思:古代文学家左思。
裁赋:创作赋文。
王充:东汉哲学家、史学家王充。
作论:撰写论文。
锦文:华丽的文字。
石岩圆:形容文字的形状或风格圆润。
积润:积累的墨水。
毫里:笔尖。
小学:古代的小学教育场所。
君苗:比喻稻谷,可能暗指对方的才华。
爇:焚烧,这里比喻才华被忽视或毁坏。
士衡篇:指嵇康(字士衡)的诗文,以其才情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书写和学问的热爱,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表明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大家左思、王充等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们的文章如同太阳般照亮了世界。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文学才能的一种描绘,他的文字如锦绣一般光彩夺目,而他的文章结构坚固犹如圆润的石岩。"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显示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对后学的关怀,他的知识积累如同细雨滋润万物,而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就像是开辟了一个供人学习的池塘。

最后两句"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怀念和对未来文人的期许。诗人感叹自己的文章如同孤独的小麦苗,而对于能否有人继承士衡(古代文学家)的文章风格,则显得有些茫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学问的渊博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文采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送李邕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