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滹沱

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

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

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渡滹沱》由明代诗人薛服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过滹沱河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开篇即展现出诗人远行的壮志和对历史遗迹的渴望探索之心。他不仅是为了旅行而行万里路,更是为了追寻那些跨越千年的历史痕迹,表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求知欲望。

接着,“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两句,诗人以冰与水为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冰的凝结与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永恒变化,同时也暗示着人类文明的延续与更迭。冰象征着过去,水则代表了现在,两者虽形态不同,却共同构成了时间的长河。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进一步展示了季节变换的景象。北国之地,寒冷应更加严峻,然而春风虽急,却也温柔地吹拂着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中冷暖交替的规律,也寓意着人生中的艰难与美好并存。

最后,“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与生命的永恒。山川地貌可能历经多次变迁,但沙鸥依然在河畔飞翔,象征着生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着自由与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薛服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越物质世界的超然情怀。

收录诗词(6)

薛服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延庆寺夜坐

几净僧烧烛,床空客解衣。

披心各不倦,快意竟忘归。

夜雨凉松舍,秋虫惨竹扉。

十年寥落久,已与世情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上郡太守徐子开赴任

士林声价旧峨峨,风采初看似太阿。

月里莲花经华岳,天边柳色渡黄河。

双旌去日中原拥,五裤他时上郡歌。

愿以农耕易锋镝,使君卧阁意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望铜雀台

舞罢歌残人不来,遥看漳水浸层台。

昔时上食今能否,何处埋身未许开。

夜静月明闻急管,秋深露白见荒苔。

河边芳树年年绿,空使高情想邺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立秋日作

高楼独倚思何穷,凉雨西来万点风。

不觉三时迁病里,复惊一叶落愁中。

早年涉世游方倦,即日归田貌已翁。

更恐秋声容易至,明朝闻杵又闻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