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费恭父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形式: 古风

翻译

担头上的蜀地货物没有丝毫,两笼里装的只是先父的书籍。
只知道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回报与否你又何必在意。
如同渥洼池一日间诞生骏马,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对他有何用处。
在西风中千里奔跑,喂饱了的它能牵动整个京城的目光。
我在北山经营着瓜果蔬菜之地,你来时可以和我一起喝水吃蔬食。
明天你笑着离开白云间,我怕尘土会沾染你的衣襟。
行李中的杂物让仆童发愁,一捆厚厚的诗稿粗如牛腰。
这确实是世上最痴情的行为,这孩子让你的归途增添了画卷。

注释

担头:担子上。
蜀货:蜀地的货物。
锱铢:极小的重量单位。
先君:已故的父亲。
乃翁:指父亲。
渥洼: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出生地。
羁勒:马笼头。
刍秣:饲料。
汗血:形容马匹珍贵。
北山:北方的山。
白云去:形容高洁离去。
尘土:尘埃。
行李:随身物品。
僮奴:仆童。
诗稿:写成的诗文。
牛腰粗:形容诗稿的厚度。
痴绝:痴心至极。
归图:归程的画卷,比喻归途的诗意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赠送给友人费恭父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才华的赞赏。诗中首先提到费恭父挑着蜀地货物,但其中并无多少财物,只有满载着他父亲的书籍,诗人借此赞扬他对先人事业的尊重和传承。接着,诗人以“渥洼一日新生驹”比喻费恭父的才华横溢,暗示他有着非凡的潜力,黄金装饰的马具对他来说显得多余。

诗人祝愿费恭父在未来的旅程中,如同千里马一样,得到充足的食草和休息,他的才能将为京都带来瞩目。在朴素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可以共享简单的瓜蔬,诗人期待与他共度时光,然后笑着离去,却担心旅途中的尘土会沾染到友人的衣襟。

最后,诗人感叹费恭父的行李厚重,特别是那一束粗如牛腰的诗稿,显示出他的才情深厚,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诗人认为费恭父的行为痴绝无人能及,他的才华将为西归之路增添传奇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才华的赞美。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给事帅湖南

西山束观閒,事岂止载笔。

为郎几黄昏,竟亦坐无术。

平生沥肝胆,辛苦忘蔗汁。

一饮不下咽,再思令人瘠。

向来活国手,试寸功倍尺。

洞庭豺虎群,使者风退鹢。

此行天近远,宣室夜虚寂。

我亦如孤云,它山或相觅。

形式: 古风

送傅道士兼呈吴明可给事

往时大斗供一沃,既醉而颠颠可卜。

得钱乞人如弃泥,风雨丛祠夜深宿。

省中诸公六七辈,贵人只许丞相独。

入门穿靴一脚泥,亟今便要道士服。

虎皮冠儿象牙简,感恩扣齿三十六。

今年来自铁柱宫,道许旌阳犹万福。

连灯并床一月语,拊枕歌吟听不足。

有时得酒不肯醉,醉里亲言道机熟。

南昌史君有仙骨,我欲凭风一薰沐。

崇真坊中归去来,卧听玉龙吟一曲。

形式: 古风

送楼尚书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幡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潘恭叔提干往潭州省侍

父子湖海心,岁月易波荡。

长沙固艰难,不在九天上。

风尘护衣篝,花柳谢屏障。

车行无多乘,雷动有馀壮。

阆风吾故游,弱水恨新涨。

诗书饱丘壑,翁事来献状。

入门视颜閒,一笑挟缯纩。

官池凫雁深,洗盏发家酿。

人生果何乐,此乐天所贶。

故山在何许,梦寐或东向。

公如问云何,报我今跌踼。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