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

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

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热闹的鼓声和铙乐迎接新的一年,军队的指挥官独自倚靠在淮河岸边。
我姑且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过家乡的小路,不会像以前那样惊动老朋友。
河边的荻草爆出短小的新芽,淝水温暖如春,荷叶在漅湖上漂浮着圆形的叶片。
您这次出行会带来多少荣耀,仍然是当年手持书剑的英姿。

注释

叠鼓:热闹的鼓声。
鸣铙:铙乐。
迎候:迎接。
新:新的一年。
军牙:军队的指挥官。
孑孑:孤独的样子。
淮津:淮河岸边。
聊应:姑且。
衣绣:穿着华丽的衣服。
过乡曲:走过家乡的小路。
惊故人:惊动老朋友。
荻迸:荻草爆出。
短芽:短小的新芽。
淝水暖:淝水温暖。
荷浮:荷叶漂浮。
圆叶:圆形的叶片。
漅湖春:春天的漅湖。
使君:您(对官员的尊称)。
此去:这次出行。
荣多少:带来多少荣耀。
犹是:仍然是。
当年:当年。
书剑身:手持书剑的英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叠鼓和铙声表达了送别的氛围。"军牙孑孑倚淮津"中的"孑孑"形容军马行进的声音,"倚淮津"则指军队停驻在淮河渡口处,展示了一种静中带动的场景。

诗人通过"聊应衣绣过乡曲"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但不愿意写下离别的文字,以免惊扰老朋友。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自我克制。

接下来的两句"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漾湖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荻迸短芽"指的是初生的荻菜,"淝水暖"则表明水温适宜;"荷浮圆叶"形容荷叶漂浮在水面,"漾湖春"则是湖水在春天的柔和波动。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映射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中,"使君"指的是将军,"此去荣多少"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祝福和期待。"犹是当年书剑身"则回忆起将军过去的英勇与武功,"书剑身"可能暗示着将军曾经文韬武略,既有文化修养也有武艺。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将军过往英勇形象的怀念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赵殿丞归成都

蜀栈锦衣来,高堂绶笥开。

恩辉同日至,喜色共春回。

驷马过邻社,朝裾捧寿杯。

吾生无此乐,空使寸心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晁校理知怀州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

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

勉哉勤志业,馀庆未应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其二)

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

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