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其二)

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

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七年才相逢一次,感觉就像在闹市街头偶然相遇。
身体逐渐衰老,事业也日渐荒废。
过去的时光像云般飘过,新的忧虑使胡须都仿佛被白雪覆盖。
明天又要分别,骑马踏上遥远的湖边之路。

注释

七载:七年。
恍然:忽然,好像。
路衢:街道,大道。
形骸:身体。
渐:逐渐。
枯槁:衰老,枯萎。
志业:事业。
转:渐渐。
荒芜:废弃,荒凉。
往事:过去的事情。
云过眼:像云一样迅速流逝。
新愁:新的忧虑。
雪染须:形容忧虑深重,胡须似乎都被雪白了。
明朝:明天。
分首:分别。
上马:骑马。
重湖:遥远的湖泊,可能指旅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久别重逢后的感慨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表达了时间流转、人事变迁,以及偶尔相遇时的茫然与不易。"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则展示了岁月对肉体与精神追求的侵蚀,从而引发出"往事云过眼"的感叹。

"新愁雪染须"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如同头发被白雪所覆盖,暗示了时间对个人美好青春的无情侵蚀。最后两句"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则表现出了不得不再次告别的无奈,以及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能继续前行。

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不禁让人产生共鸣,体验那份古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沉重与孤独。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其一)

问子青云器,胡为不少留。

未能充禄养,安散及身谋。

卓尔千人俊,居然百里忧。

连城价终在,自是玉工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世间荣利无穷物,奔走劳劳何所之。

仕宦为郎非不达,功名有命待无时。

橐中虽乏千金直,膝下常携两绶儿。

细校人生能此少,好从闾里乐期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惠思归钱塘

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

勿锄山径草,便有俗人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程端明知成都

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岂待三年最,脩梧茂帝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