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韵

独夜沈沈怯睡迟,昏灯小草委红蕤。

衣经刀尺心先碎,寒入关山梦未随。

病叶风枝怜往迹,落花烟草溯春时。

铅华销歇浑何事,诉与来宵明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深夜难眠之人的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句“独夜沈沈怯睡迟”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孤独无眠的状态,夜晚的寂静与深沉加剧了其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昏灯小草委红蕤”一句,以昏暗的灯光和凋零的小草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衰败与失落,红蕤(一种植物)的委顿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经历过的挫折与痛苦。

“衣经刀尺心先碎,寒入关山梦未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衣物经过裁剪,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变化,而“心先碎”则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变故时内心的脆弱与敏感。同时,“寒入关山梦未随”则以寒冷的天气比喻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暗示了主人公渴望温暖与理解的愿望未能实现。

接下来的“病叶风枝怜往迹,落花烟草溯春时”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病叶、风枝、落花、烟草等,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春天生机的向往。然而,这些景象却只能勾起对逝去岁月的哀思,无法唤回已逝的美好。

最后,“铅华销歇浑何事,诉与来宵明月知”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他希望通过与明月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失落与怀念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偶兴二首(其一)

萧萧草树掩重门,灯底流光数梦痕。

黄茧绵多感丝子,绿苔花谢怨王孙。

飙回瀛海蓬山远,雨湿秋河破镜昏。

欲采海棠寄红泪,不堪重与话蓬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夜坐偶兴二首(其二)

宿雨淹淹月上迟,断魂应是夜灯知。

露凝兰蕙留芳泽,花老菖蒲怨失时。

春草经年还揽结,秋蚕竟夕未成丝。

问遗空忆双珠佩,愿托铙歌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韩生夜奠荷珠歌辞

白狼河水西北流,西乌日夕上城头。

美人荷珠隔黄土,韩生德钦空抱愁。

左罗殽核右浆酒,暗草萧萧生陇邱。

深情幽意两未通,长夜急景难久留。

他年此意当语谁,天鸡旦旦无人知。

形式: 乐府曲辞

白莲曲四首(其一)

淩波步罗袜,烟中露恍惚。

背人自幽怨,不忍见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