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燕二首(其二)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

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

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在满是红色蓼草的河岸边,有一个绿色杨柳的村庄。
呼唤伴侣,带来新的生机,它们在旧巢中安家,恢复了往日的痕迹。
离开时或许会遇见仙人阿母,回来时请勿惊扰人类的子孙。
记住丹山的凤凰,如今它已成为了百鸟的领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它描绘了一种恬淡自若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红蓼花在岸边盛开,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绿意盎然的柳树和茵草,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自然氛围。

“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能在这片田园中找到新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回味着过往的足迹和记忆。"安巢"一词特指归巢的鸟儿,暗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 这两句诗意在于表达对乡亲之母的尊敬,以及不愿伤害任何人的善良愿望。"逢阿母"指的是遇见母亲或类似形象的人物,而"王孙"则代指贵族后裔,这里用以比喻无辜之人。

“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远古传说中的神鸟——丹山凤的怀念。今日虽已不见,但它曾经的高贵地位如今被赋予了所有的小鸟。这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綵凤,天河迢遰笑牵牛。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韩翃舍人即事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

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楚泽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乾。

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

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楚宫

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

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

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