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石

醉扶藜杖少盘桓,四远烟萝手自扪。

此石至今无处问,祇因来自太微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华盖石》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独特的山中探险之旅。诗中的“醉扶藜杖少盘桓”一句,以“醉”字开篇,似乎暗示了诗人并非真正醉酒,而是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与探索的乐趣之中,轻扶着藜杖,缓缓前行,不愿停留。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远烟萝手自扪”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探索的氛围。诗人亲自触摸四周缭绕的烟雾和藤蔓,仿佛在与自然进行心灵的交流,寻找着隐藏的秘密。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与渴望。

“此石至今无处问,祇因来自太微垣。”最后两句揭示了诗的主题。这里的“石”可能象征着某种未知的知识或真理,而“太微垣”则是古代星图中的一片区域,常被用来比喻高深莫测的学问或宇宙的奥秘。这两句诗意味着,尽管诗人四处探寻,但关于这块石头(知识)的真相至今无人知晓,它可能源自于那遥远而神秘的太微垣,隐含着深邃的智慧与启示。

整体而言,《华盖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蕴含了对知识探索、对未知世界好奇与敬畏的情感,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精神。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昭德源

景幽人迹少,惟有此源长。

水接天池绿,花分绣谷香。

僧闲多老大,寺古半荒凉。

却怪寻山客,何由到上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庐山双剑峰二首(其一)

山神呵护宝云遮,俨若腾空两镆铘。

光彩飞名镇千古,望中肝胆落奸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庐山双剑峰二首(其二)

双剑峰高削玉成,芒寒色淬晓霜清。

脑脂压眼人高卧,谁斩天骄致太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鹤鸣峰

不见山头夜鹤鸣,空遗山下瀑泉声。

野人惆怅空无寐,一曲瑶琴分外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