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赏春不惜醉婆娑,琼岛奇花此一窠。
留与子孙看亦得,偏教眼福老来多。
这首诗名为《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作者是清代诗人丘逢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牡丹的喜爱和珍视之情。他欣赏牡丹盛开的美景,不惜借酒助兴,沉醉其中,形象地描绘了赏花时的陶醉状态。诗人认为这些美丽的琼岛奇花应当留给子孙后代欣赏,尤其是希望年迈之时还能有眼福享受这样的美景,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生活情趣,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家庭的深情。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汴京纳土说钱王,陌上看花兴未忘。
留得家风忠孝在,相公裁表进姚黄。
漫买胭脂乱抹涂,吴公精鉴世间无。
花阴一线猫儿眼,妙绝谁知午景图?
锦绣天街盆景新,十分红闹帝京尘。
人间富贵终嫌骤,便作堂花不耐春。
看到奇花眼欲迷,不须惊走笑山妻。
天津桥上闻鹃客,忍断残香付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