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时校书之任临川司理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

三年解罢当求试,多草新文慰我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南方自古以来风景优美,早年我就常来这里游玩。
山路两旁尽是青翠山峦,远处的人家稀疏可见,隔着江面的丹橘林秋意更浓。
如今官职让我暂时忙碌于断案,病中的心情始终看重离别之情。
三年任期结束后,我应当去考试,多多创作新文章来安慰我的心灵。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古来:自古以来。
风物:风景。
好:优美。
早时:早年间。
游览:游玩。
熟:经常。
登临:登高游览。
青山:青翠的山峦。
满路:沿途。
人家:住家。
远:稀疏。
丹橘:红色的橘子树。
隔江:隔着江面。
秋色:秋天的景色。
深:浓郁。
官况:官职状况。
暂应:暂时。
劳折狱:忙于断案。
病怀:病中的心情。
终自:终究。
重分襟:看重离别。
解罢:任期结束。
当求试:应当去考试。
多草:多多创作。
新文:新文章。
慰我心:安慰我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送赵时校书之任临川司理》。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赵时即将赴任临川司理的祝愿和对友人旅途及任职的感慨。首句“南国古来风物好”,赞美了南方地区的优美风光,暗示了临川的美好环境。接着,“早时游览熟登临”回忆了过去共同游历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山连绵,远处的人家稀疏可见,江对岸的丹橘树林映衬出浓厚的秋意,展现出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借此寓言友人的仕途之路虽然偏远,但景色宜人,寓意前景可期。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表达了对友人在新任上可能面临的忙碌和忧虑的关心,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因病未能一同前往的遗憾。"分襟"一词,既指离别,也暗含了对友人责任重大、情谊深厚的双重意味。

最后两句“三年解罢当求试,多草新文慰我心”预祝友人在三年任期后能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同时希望友人能通过写作来排遣自己的病怀,表达出对友人才华的期待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

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

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

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皎师归越

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

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

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棱。

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楚执中随侍入蜀

严君将命之邛蜀,令子和家且侍行。

洛汭好山归别业,江南芳草动离情。

诗题寺壁云根润,书检松窗野色明。

他日林间无所望,只求金榜看嘉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