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
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
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棱。
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送皎师归越》。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皎师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归途自然景色的描绘。"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写出诗人长久以来的孤独与期待,此刻忽然看到西陵,心中涌起离别的感慨。"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通过写听到敲门声和朋友讲述归程,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棱",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外的景象,烟雾缭绕在树木之间,春水拍打着沙滩,增添了离别的诗意。最后两句"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表达了诗人对皎师能够踏上归乡之路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未能一同前往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严君将命之邛蜀,令子和家且侍行。
洛汭好山归别业,江南芳草动离情。
诗题寺壁云根润,书检松窗野色明。
他日林间无所望,只求金榜看嘉名。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几程冲腊雪,一饭泊村桥。
岑色晴空映,檀烟远吹飘。
公台悉馀镇,讲罢即相招。
金锡指归鸿,田衣猎晓风。
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
新句别离后,旧山魂梦中。
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