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一)

秦坑气爇天,商山色方好。

一鹿走寰中,孤凤鸣秋昊。

多谢赤松徒,设网罗此老。

片语回天心,一气嘘万槁。

遂令箕帚妾,敢把汉宫扫。

噫嘻隆准公,作事何潦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秦朝的暴政与商山四皓的隐逸生活,以及后来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首句“秦坑气爇天”,以“秦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为背景,用“气爇天”形容其暴政之严重,渲染出一种压抑和恐怖的氛围。接着,“商山色方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商山四皓选择隐居,远离政治纷争,享受自然之美,过着宁静的生活。

“一鹿走寰中,孤凤鸣秋昊”两句,通过鹿和凤的象征,分别代表世俗的追逐与超凡脱俗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鹿在世间奔走,象征着世俗的忙碌与追求;孤凤在秋天的天空中鸣叫,则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多谢赤松徒,设网罗此老”提到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以表达对商山四皓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如同仙人般避世而得道。同时,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即世人如设网捕猎一般,追逐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像商山四皓这样的高士的存在。

“片语回天心,一气嘘万槁”进一步赞扬了商山四皓的影响力,即使只是简短的话语,也能触动人心,如同春风化雨,使枯萎的生命复苏。这不仅是对商山四皓个人智慧和道德力量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上那些能够改变时局、引领风向的人物的颂扬。

最后,“遂令箕帚妾,敢把汉宫扫”以汉宫比喻朝廷,箕帚妾比喻低微的宫女,通过这一形象的转变,表达了对商山四皓影响深远的感慨,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噫嘻隆准公,作事何潦草”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用“隆准公”(可能指刘邦,因其鼻梁高耸,故称)来指代,表达了对刘邦建立汉朝过程中的某些决策或行为的批评,认为其过于草率或不周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09)

罗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

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

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

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思亲堂为建昌王垣赋

青青涧畔松,不为霜雪衰。

凿凿涧中石,不为流水移。

胡为白发人,忽若朝露晞。

长夜去冥冥,儿心宁不悲。

泣血不到地,滴著身上衣。

衣当有时弊,儿悲无已时。

儿身匪金石,不死将何为。

生当长相思,死当长相随。

形式: 古风

思亲堂为建昌阎明赋

仰观天苍苍,俯视地茫茫。

天地亦何极,人命如朝霜。

灵椿忽已摧,萱草凌北堂。

慈乌反哺心,悲思结中肠。

夜夜吐哀音,涕泪沾我裳。

圆景淡无色,浮云惨不扬。

羹墙终乃身,参闵同翱翔。

孤芳振千载,黄泉耿幽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界江李文光八景继陈公甫作

石斋天下士,落笔浩纵横。

江山欲改色,星斗芒寒明。

界江忽在手,万里随君行。

龙眠久黄土,此画天无精。

想当盘礴时,半夜雷霆惊。

依依古槐柳,不谢东风荣。

紫烟生瞑色,霁月涵秋清。

宛宛牧童起,翳翳渔灯青。

摩诃乱吾伊,夜静如闻声。

舍弟广东来,念子江湖英。

唾壶歌欲缺,玉笥嵘苍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