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疾发不得登极乐峰

兹峰不合名极乐,迟我登临坐缘薄。

卧游且觅宗少文,未到中年病腰脚。

山中猿鹤休见咍,髀肉已生心未灰。

此情恻怆谁得似,如阅宝山空手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足疾发不得登极乐峰》。黄景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己因身体原因无法攀登极乐峰的遗憾与无奈。

首句“兹峰不合名极乐”表达了对极乐峰名称的不解与好奇,暗示了诗人对登山的向往。接着“迟我登临坐缘薄”一句,道出了未能亲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某种限制或缘由,使得诗人只能在心中想象那座山峰的壮丽景色。

“卧游且觅宗少文”中的“卧游”指的是通过阅读或想象来游览名山大川,这里借用了晋代画家宗少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不能亲自登山,但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感受自然之美。然而,“未到中年病腰脚”则揭示了诗人未能实现愿望的真正原因——身体状况不佳。

接下来的“山中猿鹤休见咍”一句,诗人以山中的猿鹤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体有恙,但内心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韧不屈。而“髀肉已生心未灰”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身体不再年轻,但心中的热情与梦想依旧燃烧不息。

最后,“此情恻怆谁得似,如阅宝山空手回”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自己无法亲历美景的遗憾,仿佛在宝山面前却两手空空,无法尽情欣赏。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生命中错过美好瞬间的深深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身体限制时的无奈与坚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移家来京师(其一)

岂是逢时料,偏从陆海居。

田园更主后,儿女累人初。

四海谋生拙,千秋作计疏。

暂时联骨肉,邸舍结亲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移家来京师(其二)

全家如一叶,飘堕朔风前。

事竟同孤注,心还恋旧毡。

妻孥赁舂庑,鸡犬运租船。

差喜征帆好,相逢泽潞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移家来京师(其三)

长安居不易,莫遣北堂知。

亲讶头成雪,儿惊颔有髭。

乌金愁晚爨,白粲困朝糜。

莫恼啼鸦切,怜伊反哺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移家来京师(其五)

当代朱公叔,怜才第一人。

传经分讲席,傍舍结比邻。

桂玉资浮产,盘餐捐俸缗。

移家如可绘,差免作流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