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四)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

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

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

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衣冠毁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血肉被当作武器砍杀。
听到使者车辆到来的消息,人们还欢唱,期盼救援何时能到。
百姓身处危难之中,只担心风雨再起,隔绝援助。
谁能为困顿的人们掩埋车轮,只愿他们能安居在白云之下。
山下有个穿着羊皮衣的老人,他的清风精神永存万世。

注释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阶层。
涂炭:比喻战乱中人民生活的困苦。
使车:朝廷或使者所乘的车辆,象征希望和救援。
羊裘翁:隐士或老者,以其简朴生活象征清高。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谷中的树木比作被战火烧毁的人们的衣服和身体,从而传达出对自然破坏的哀伤感慨。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诗人听到使者到来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似乎在问时间为何匆匆而过,透露出一种急切之情。

“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这里的“苍生”指的是野草,诗人担忧这些脆弱生命会因为风雨而受损,体现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关怀和敬畏。

“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将尘世间的繁华与挣扎抛在脑后,只愿意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与白云为伴。

“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隐士或智者的形象,他穿着羊皮衣,享受着清新的山风,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寻找永恒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世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宇宙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三)

锦峰有使星,光芒夜烛天。

闻道绣衣来,上应此星躔。

儿童争迎拜,不敢持一钱。

一钱不足云,爱心重留连。

辄持一盂水,滴滴钓台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二)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形式: 古风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一)

堪舆渺无极,俯仰慨古初。

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

勋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

誓命缵王业,侵伐纷霸图。

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

天不生夫子,民极谁其扶。

形式: 古风

上崔中丞古意二首(其二)

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

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