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翁山归自雁门有赠

诗名重译处应闻,四十休嗟未策勋。

边草亦沾兰芷气,陇禽皆学凤凰文。

座擎匕首看豪客,车持流苏载细君。

归到陆生祠畔歇,开装飞出华山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屈翁山归自雁门有赠》。诗中描绘了屈翁山从雁门归来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交融。

首句“诗名重译处应闻”,巧妙地将诗题融入诗句之中,既点明了诗的主题,又暗示了诗中人物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接下来,“四十休嗟未策勋”一句,以屈翁山四旬之龄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

“边草亦沾兰芷气,陇禽皆学凤凰文”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边疆的草木和陇上的鸟儿赋予了高雅的气质,象征着屈翁山虽身处边陲,但心怀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座擎匕首看豪客,车持流苏载细君”描绘了屈翁山归来时的场景,通过“豪客”与“细君”的对比,展现了他既有着豪迈不羁的一面,也不乏细腻温情的一面,体现了其复杂而丰富的人格魅力。

最后,“归到陆生祠畔歇,开装飞出华山云”两句,以陆生祠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屈翁山归来的意境。他仿佛在陆生祠旁稍作停留,打开行囊,让华山的云彩自由飞舞,既是对过去旅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翁山归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个人风格的作品。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李生池馆

桄榔里外薛萝阴,隔一溪居便自深。

书屋总抛蔬地置,诗人多过板桥寻。

閒书野事收山叶,偶唤家僮聚水禽。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无迂拙属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吴僧

时人一见讶多能,老僧争闻得未曾。

千手眼堪悬笔写,万由旬只振衣升。

移来天界千花满,推出湖头片月澄。

话到同门吾世好,欲因亲近作钦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岭南牡丹

昔年花引人看去,今日人閒花却来。

芗泽乍从新雨长,茅堂仍作故家开。

翻呈脂粉于图肖,拟掘珍珠当土栽。

安得穷陬皆有此,普天无地著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

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

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