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手笔迈张燕公,勋业迈张江陵,中外觇相臣,衮衮同朝艰继武;

明道如韩国子,坐镇如羊叔子,东南遗教泽,莘莘多士范斯文。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赞美了张之洞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手笔迈张燕公,勋业迈张江陵”将张之洞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张说(燕公)和张九龄(江陵)相提并论,赞誉其在政务、军事上的功绩超越了这两位先贤。其中,“迈”字生动地表达了张之洞成就的卓绝。

下联“明道如韩国子,坐镇如羊叔子”则进一步赞扬张之洞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地方的能力上,堪比古代的典范人物——韩愈(韩国子)和羊祜(羊叔子)。韩愈以其文采和道德学问著称,而羊祜则以治军有方、政绩卓著而闻名。通过这样的比喻,联语强调了张之洞不仅在政务上有显著建树,更在道德风范上树立了楷模。

最后,“东南遗教泽,莘莘多士范斯文”则指出张之洞对东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多学子在他的教导下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里的“遗教泽”指代张之洞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教育理念,而“莘莘多士”则形象地描绘了受其影响的众多学者和人才。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全面展现了张之洞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的非凡成就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崇高人格和伟大贡献的高度敬仰。

收录诗词(1)

李鸿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曾纪泽联

执别一旬,何意遂成千载隔;

抗棱四裔,此才方识九州难。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字天语殊褒,异数更兼棠棣并;

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惜竹林贤。

形式: 对联

挽郭松林妾联

一死最难,异日何如今日好;

千秋不朽,小星竟傍大星沉。

形式: 对联

北京安徽会馆联

依然平地楼台,往事无忘宣榭警;

犹值来朝车马,清时喜赋柏梁篇。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