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字天语殊褒,异数更兼棠棣并;
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惜竹林贤。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曾国荃。上联“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字天语殊褒”中,“易名”暗示曾国荃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胡左两公”则指胡林翼与左宗棠,与曾国荃并称湘军三杰,其“十六字天语殊褒”则表明曾国荃在朝廷中的崇高评价与特殊地位。
下联“异数更兼棠棣并”中的“异数”表达了对曾国荃独特成就的赞誉,“棠棣并”则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比喻兄弟情深,暗含对曾国荃与兄弟间深厚情感的缅怀。
后半部分“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表达了对曾国荃逝世的哀痛,以及对与他一同奋斗的彭玉麟、杨载福等人的怀念,暗示了曾国荃逝世后,战友们的相继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思。
最后“英才尤惜竹林贤”则表达了对曾国荃作为杰出人才的惋惜,将他比作“竹林七贤”,强调了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之情。整联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曾国荃一生功绩与人格魅力的高度概括与深情悼念。
不详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一死最难,异日何如今日好;
千秋不朽,小星竟傍大星沉。
依然平地楼台,往事无忘宣榭警;
犹值来朝车马,清时喜赋柏梁篇。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大海吸波涛,遗恨难填精卫石;
圣朝多雨露,褒忠常傍水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