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朝举

一片忠肝照日明,济时无策苦伤情。

聱牙拊几悔南渡,和泪挑灯编北盟。

汉用檄招三十郡,楚因歌散八千兵。

太平若斗生灵肉,何用生灵望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颗忠诚的心如日般明亮,但救世无计只能令我悲痛。
懊悔当初南渡,含泪在灯下整理北方的盟约。
汉朝用檄文招募三十个郡的兵力,楚地则通过歌曲瓦解了八千士兵。
如果太平盛世真的降临,百姓的生命如同草芥,又何必期待这样的太平呢?

注释

忠肝:忠诚的心。
济时:救世。
聱牙:艰涩难懂。
南渡:向南迁移或渡过南方。
北盟:北方的盟约。
八千兵:指数量众多的士兵。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生灵:百姓,生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呈李朝举》。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忠诚与无奈的情感之作。

“一片忠肝照日明”,开篇即以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赤胆忠心,如同太阳般明亮无暇,直射人心。

“济时无策苦伤情”,接着表达了面对乱世,没有能够施展抱负的痛苦与哀伤之情。诗人内心充满了悲哀,无计可施,只能感叹时事艰难。

“聱牙拊几悔南渡,和泪挑灯编北盟”,这里的“聱牙”指的是年迈,“拊几”则是古人长者以手撑头思考之状。诗人表达了晚年对往昔决策的后悔,以及在灯下流着泪水,编织着北方联盟的艰辛。

“汉用檄招三十郡,楚因歌散八千兵”,这两句引用历史典故,描述了古代英雄豪杰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召集部队或是以歌声激励士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愿望,但无法像古人那样实现理想的无力感。

“太平若斗生灵肉,何用生灵望太平”,最后两句则是在反问中表达出,对于渴望和平却又不得不在战乱中求存的悲哀。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既希望世界能够安宁,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无法相符的无奈,展现了一位士人在动荡年代中的悲壮与苍凉。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呈钟子严

那条路不通长安,莫把心肠独自剜。

有酿何须儿索饮,无殽徒劝客加餐。

千金不赏思归楚,万户无封愿识韩。

大抵利名些子耳,几多豪杰被萦绊。

形式: 七言律诗

呈楚南僧

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方向杏坛逃败北,却于莲社得和南。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邻女搔绵吟

閒窗日上三竿竹,窗下娇娥整轮辐。

匆匆未暇理云鬟,半朵青鸦倚红玉。

青梢摘尽银香囊,画栏平倚斑筠筐。

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

捧归细捲银成索,牵出松松云一握。

珠唇呵挺气温温,鹦觜踏车声络络。

今年莫怪功绩稀,阿奶勒绣鸳鸯帏。

如今织出秋江练,十月正好裁新衣。

客心闻此愁无著,一夜清寒动寥寞。

明朝为问买一端,剪做道袍披落魄。

形式: 古风

饮仙阁

槽头压尽春山绿,槽下真珠泻醽醁。

骚人一笑倾盖盘,满面春风涨红玉。

少陵得此不欲言,乃指八子为中仙。

主人倾盖慕此意,一阁新构堂西偏。

于今世态薄于纸,何必劳心问青紫。

愿君醉我金屈卮,万事过耳同风飞。

醺醺和月尚栽竹,长啸一声归翠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