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行

滇池平,滇水清。

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

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

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

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

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

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

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

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

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滇池边战事结束后的场景,以班师回朝为主题。首句“滇池平,滇水清”简洁明快,展现了战后安宁的景象。接着通过“滇南旷荡余空城”和“犬无夜吠鸡不鸣”,渲染出战争后的寂静与荒凉。

诗人通过“将军奉诏初拔营”、“几姓分旗遍行赏”等细节,描绘了胜利者的凯旋和赏赐,然而“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则揭示了对边疆治理的反思,暗示滋生了新的问题。

“白头翁媪啼且僵”至“坡高惊堕珊瑚把”一段,写老弱妇孺的悲惨境遇,与年轻士兵的新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冷酷。

“朝家本意重开边”至“剧贼初平近十年”,诗人批评朝廷急于扩充边疆,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接下来的诗句“绿旗只合就裁汰”暗示了对军队过度扩张的不满,认为应以民生为重。

最后,“从此归成垂白叟”至“家家相贺持羊酒”,表达了诗人希望战后能回归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以“家家相贺”的画面作结,展现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总的来说,查慎行的《班师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后果,既有对胜利者的讽刺,也有对民生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母猪洞观瀑

蛮中六月交,山路苦焚爇。

卧闻夜雨来,快起寻乳穴。

入洞微有声,足底响呜咽。

出山忽震怒,闪睒不容掣。

岩前汇奔流,人骇马辟易。

来如曳组练,一线注飞白。

跌为渊潭深,湛湛落澄碧。

石牙互参错,吞吐霹雳舌。

直从湾澴底,跳沫腾百尺。

惨惨天变容,凛凛风作雪。

冈头杜宇叫,万竹划然裂。

将归得奇观,顿解肺肝渴。

形式: 古风

同人中秋集陈寄斋宅

南游我昨逢佳节,两度中秋瘴如墨。

去年对酒洞庭湖,万顷平波铺练雪。

电光一瞬等闲过,倏忽还家又今夕。

良朋折柬邀共醉,怜我匆匆复行色。

晚来微雨过城西,影落人衣月东出。

明河一洗秋容净,海气天光较然划。

街头无人市声敛,相国门前月尤白。

门前看月堂上歌,白月红镫互相射。

绣屏屈膝围娇面,赴节红牙夜深拍。

沈沈箫管索索丝,微动梁尘堕犹涩。

清商一线徐引去,桂树流飔叶初脱。

此时中庭月停午,窈窕穿帘巧相觅。

须臾腰鼓忽句阑,假面西凉群啧啧。

欢场冷落年数久,对此翻令感萧瑟。

却忆江湖载酒时,芦花深岸闻吹笛。

故人颜色就归梦,羽短途长莽飞越。

此来会合殆天幸,竿木逢场看跳掷。

徵歌自笑胆气粗,起舞偏惊耳轮热。

东南盘敦君眼见,供帐如云扫无迹。

独留好景付我曹,莫向瑶台话尘陌。

只愁客散月易斜,人事苍茫难料得。

来年作客知何地,此地来年召何客,南枝栖鹊催五更,东野寒蛩号四壁。

殷勤酹月还一杯,珍重清光照离别。

形式: 古风

宿犁洲夫子武林寓舍即次先生丙辰九日同游旧韵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

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

先生高卧贫何碍,流俗知音恐未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魏环极先生予告还蔚州(其一)

曳履星辰二十年,尚书补被故萧然。

勇能自断天难夺,清畏人知世已传。

白社竟成娱老地,黄金不贮买山钱。

闲云一片秋寥廓,何限风光倚杖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