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遗思卷为何潮州

地远沧溟北,天高揭岭东。

共言歌召父,何意失文翁。

庙貌烽烟后,人情涕泪中。

犹馀韩子木,萧飒起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潮州滨海地区的深沉思考与感慨。首联“地远沧溟北,天高揭岭东”以辽阔的地理背景开篇,暗示潮州地理位置的偏远与独特,仿佛置身于大海的尽头,天空之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悬一隅的意境。

颔联“共言歌召父,何意失文翁”转而提及历史人物,召父与文翁分别代表了古代潮州的两位贤臣,他们的事迹与教化被人们传颂。然而,“何意失文翁”一句则暗含了对当前潮州文化传承与教育状况的担忧,似乎在说,曾经的辉煌与教化精神已有所失落。

颈联“庙貌烽烟后,人情涕泪中”进一步描绘了潮州在历经战乱之后的社会面貌。庙宇与烽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痕迹,人情中的“涕泪”则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哀伤。

尾联“犹馀韩子木,萧飒起秋风”以“韩子木”作为象征,可能指的是韩愈,他曾在潮州为官并留下深刻影响。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希望与期待,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有如韩愈这样的先贤精神激励着后人,如同秋风中摇曳的树木,虽萧瑟却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潮州的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与社会变迁,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挑战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其一)

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其二)

夙有东都好,言过叔度庐。

门前馀辙迹,客至见图书。

林暖秋藏笋,溪寒夕荐鱼。

犹怀将母意,惆怅对篮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其三)

贱子嗟行役,慈闱昼掩扉。

恨穷东海水,愁绝北山薇。

宇内交游断,天边心事非。

谁知当日泪,偏洒故人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其四)

晓觉倚庐卧,秋深别梦残。

片云生树杪,明月在檐端。

闻礼谈何易,知心谅独难。

与君俱有父,行矣慎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