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其六)伤时哭贾生》。全诗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首句“僭逆真苕燕,腥膻尚井蛙”,运用比喻手法,将那些篡位夺权、违背礼法的行为比作“僭逆”,将那些贪污腐败、道德败坏的现象比作“腥膻”,将那些无知浅薄、不识大体的人比作“井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黑暗。
接着,“苍生困徵敛,黄屋久咨嗟”两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百姓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苦不堪言,而作为国家象征的皇帝也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北狩终当返,东巡亦未赊”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渴望。诗人希望国家能够重新统一,皇帝能够回到京城,结束流亡的生活,进行东巡,象征着国家的再次强盛和团结。
最后,“皇基甚宏远,四海会为家”两句,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他认为国家的基础非常稳固,有能力统一天下,让四海之内都能成为国家的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强大和统一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统一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