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对徐节之学士慎言的悼念之作。诗人以“辩口悬河气吐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徐节之学士的口才出众,言辞如云,令人钦佩。接着,“贤豪往往尽知闻”,表明徐节之学士在当时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论兵似欲无坚敌,揽辔常思去败群”,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徐节之学士在军事策略上的高超见解和治理国家的决心与能力,他似乎想要消除所有敌人,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正使流言成玉玷,何妨浃骨自兰芬”,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徐节之学士遭遇流言蜚语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赞扬了他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尚品德的品质,如同兰花般散发出芬芳。
最后,“他年罢社悲闾里,宿草犹应哭故坟”,诗人预见到将来人们会为徐节之学士的离世而悲伤,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人们仍会在他的墓前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徐节之学士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悼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