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村舍壁

路转溪隅草色苍,烟霏云屋带渔乡。

鸡头叶老陂塘暗,狗脊花繁篱落香。

景物向人须品藻,太平无地不耕桑。

何时秋入丰年社,持蟹来听压酒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道路转过溪边,草地一片苍翠,烟雾缭绕着渔村的小屋。
池塘边的鸡头草已老,狗脊花盛开,篱笆间弥漫着香气。
这里的景致需要细细品味,处处都是农耕和桑蚕的景象。
期待丰收的秋天到来,那时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螃蟹,一边压酒庆祝。

注释

路:道路。
转:转折。
溪隅:溪边角落。
草色:草地的颜色。
苍:深绿。
烟霏:烟雾弥漫。
云屋:像云一样的小屋。
渔乡:渔村。
鸡头叶:一种植物叶子。
陂塘:池塘。
暗:暗淡。
狗脊花:一种植物花朵。
篱落:篱笆。
品藻:品味欣赏。
太平:安宁的社会。
无地不耕桑:到处都有农耕和养蚕。
秋入丰年:秋天丰收。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指丰收的节日。
持蟹:拿着螃蟹。
压酒床:压榨葡萄或其它果实制成酒的过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风光图。开篇“路转溪隅草色苍,烟霏云屋带渔乡”两句,以迷人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溪水在山间蜿蜒曲折,溪边的野草长得郁郁葱葱,远处的村庄则被薄雾和浮动的云朵所笼罩,渔乡即渔民居住的地方,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典型的田园生活。

接下来的“鸡头叶老陂塘暗,狗脊花繁篱落香”进一步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变化。鸡头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在秋季变得苍老而阴沉,陂塘即田间的小水渠,此时因雨水汇聚而显得幽深;狗脊花开满篱笆,这些生动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丰富而又宁静的乡村景象。

“景物向人须品藻,太平无地不耕桑”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品藻即品味草木之美,景物指的是周围的风光和事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同时也强调在太平盛世中,无论哪片土地都应当被耕种,以此体现出一种对农业生活的赞美。

最后,“何时秋入丰年社,持蟹来听压酒床”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丰收年的期待,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一喜悦时光的情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年社即丰收之年的集会,持蟹,即带着螃蟹来到聚会地点听老人讲述往昔岁月,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感的深厚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丰收与和平时光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冬日

半空飞雨整还斜,翳日游云散复遮。

七字吟情书柿叶,一年心事约梅花。

关门人识陶潜室,静坐自疑庞蕴家。

纸帐蒲龛方用事,更须何物作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冬至日晓雪庭桂一枝著花戏成长句

居士归来百事嘉,木樨雪里也开花。

麸金一掬枝头小,药玉千沟屋上斜。

境界许奇非浪得,色香俱静更何加。

高寒似我休拈出,微笑从来少作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冬至后五日约客晨往极乐精舍因寻梅湖山作诗纪事(其二)

未苦撩清兴,骑驴故绕山。

松篁高下处,云日往来间。

要是从今后,休教枉却閒。

乌巾风弄影,画出我诗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冬至后五日约客晨往极乐精舍因寻梅湖山作诗纪事(其一)

烟重山弥远,林高日倍鲜。抱鸡趋野店,?水入冰田。

未有三冬雪,浑如二月天。

梅花应早慧,著眼竹篱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