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鼓门夜泛》由清代诗人柯汝贤所作,描绘了夜晚泛舟于鼓门之上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首联“打鼓门中泛,纡回水两歧”,开篇即以“打鼓”二字点明地点,暗示了此处的特殊氛围。接着“纡回水两歧”描绘了水流曲折,分岔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动态感。
颔联“平湖山倒影,古树鸟啼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平湖之上,山的倒影清晰可见,古树间传来鸟儿的啼鸣,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颈联“湾曲风多换,岭高月出迟”,通过“湾曲”和“岭高”描绘了地形的复杂与险峻,而“风多换”和“月出迟”则暗示了夜晚的凉爽与时间的缓慢流逝,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尾联“鸡声泉落峡,龙睡客探骊”,以鸡鸣和泉水的流淌,以及对龙的隐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鸡鸣象征着黎明的到来,而“探骊”则暗含寻找珍宝之意,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寓意着探索与发现的精神。
最后,“瞬息谯楼近,崚嶒古刹危”描绘了时间的紧迫感与空间的高耸,谯楼的临近与古刹的危峭,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一种紧迫而又庄严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鼓门夜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