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的《送仁侄》。诗中描绘了对侄子仁侄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人生道路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恶业相从十五年”,以“恶业”开篇,暗示了过去十五年间,仁侄可能经历了一些不顺或困难,与“恶业”相伴。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暗含了对侄子成长历程中的种种挑战和磨难的感慨。
次句“未尝蹉口教参禅”,则转而表达出诗人对侄子的教育态度。他并未直接教导侄子去参禅悟道,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身作则,让侄子在不经意间领悟人生的真谛。这种教育方式,更显出其深沉与智慧。
接着,“而今年老心孤甚”,诗人自述年岁已高,内心孤独,表达了对侄子的深深挂念和对未来的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亲人的思念愈发强烈,同时也对侄子能否顺利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充满了担忧。
最后,“三十乌藤趁上船”,则是对侄子未来的祝愿与期待。乌藤,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象征着侄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像乌藤一样坚韧,克服困难,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同时,也寓意着侄子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的生活阶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对侄子成长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