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元肇为蔡守监丞得祠之事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墨行儒名固可麾,愧无织锦别梭机”,诗人以“墨行”形容蔡守的儒学修为,表达了对其学问的肯定与敬佩;“愧无织锦别梭机”则流露出诗人自谦之情,暗示自己无法以华丽的辞藻表达离别的深情。
颔联“隔林喜听黄鹂语,离岸愁看画鹢飞”,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林中的黄鹂鸣叫带来一丝欢愉,而岸边画鹢的飞翔却勾起了离别的愁绪,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矛盾心情。
颈联“松菊未荒三径在,山川都是几人非”,诗人借景抒情,以松菊未荒、三径犹在,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不变;而山川易主,暗含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孤独与不舍。
尾联“只应父老千行泪,立尽斜阳未肯归”,诗人想象蔡守离开后,父老们因不舍而落泪,自己也伫立在夕阳下,不愿离去,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伤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