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公真衡岳降灵,喜外靖内安,定知海表讴思,遗像应须吟杜甫;

我正蒿莪抱痛,倏山颓木坏,不是门生私语,殊荣果克继汾阳。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情感深沉见长,表达了对郭嵩焘先生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公真衡岳降灵”开篇即以“衡岳降灵”之典故,赞美郭嵩焘先生如同神灵降临,其非凡才智与品德犹如衡山之灵秀,不仅在国家层面带来安定与繁荣,更在民间激起广泛的敬仰与歌颂,仿佛杜甫的诗歌一般深入人心。

下联“我正蒿莪抱痛”则转而表达个人的哀痛之情,以“蒿莪”比喻自己身处悲痛之中,暗示郭嵩焘先生的逝世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失落。接着,“山颓木坏”运用自然景象的衰败来象征郭嵩焘先生的离世对社会、对后辈的影响,如同山峰倒塌、大树折断,形象地描绘出失去这位杰出人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不是门生私语,殊荣果克继汾阳”则进一步强调了郭嵩焘先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超越了个人身份,他所获得的荣誉并非仅仅因为师徒关系,而是因其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能够与历史上的名臣如汾阳王郭子仪相提并论,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郭嵩焘先生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精神遗产传承与发扬的期许。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既是对郭嵩焘先生个人生平与成就的赞誉,也是对其精神遗产与影响力的深刻反思与展望。

收录诗词(1)

史俊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园门联

东山丝竹;南海衣冠。

形式: 对联

挽曾纪泽联

众惧不惧,众疑不疑,其才能继武前勋,方冀再编大事记;

可和议和,可战议战,遗策定宣垂国史,问谁更上治安书?

形式: 对联

黄鹤楼联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

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

形式: 对联

门联

身经四万日;眼见三百孙。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