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六州歌头》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其文辞壮丽,意境深远,展现了帝王狩猎的宏大场面与深沉寓意。
诗中“翠华东指”开篇,以“翠华”象征帝王出行的仪仗,点明了主题。接着“秋狝及秋成”,描绘了秋季狩猎与丰收的景象,体现了古代帝王对自然的敬畏与利用。随后“臣珥笔,书纶绋,诏从行”则展示了文武百官随侍左右的情景,彰显了帝王的权威与尊贵。
“备西清,辇路重修处,渔阳道,庐龙塞,孤竹国,榆关驿,几回经”几句,通过列举地名,描绘了帝王巡狩路线的广阔与复杂,同时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一字围场分合,三十万,铁骑无声”描绘了围猎时的壮观场景,三十万铁骑在一字形的围场内,静悄悄地进行狩猎,既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也暗示了帝王权力的强大。
“快风毛雨血,梦泽起神鹰,傍驾惟听,角弓鸣”几句,通过描写风、雨、血的动态画面,以及神鹰的出现和角弓的鸣响,进一步渲染了狩猎的激烈与神秘气氛。
“每前驱罢,方阵结,开帐殿,设层城”描述了狩猎结束后,军队重新集结,搭建帐篷,设立防御工事的情景,体现了军事组织的高效与严密。
“视列宿,皆环拱,帝车星”则将帝王比作天上的星辰,周围群星环绕,象征着帝王的至高无上与神圣不可侵犯。
“乍传更、趣理银台奏,霜威重,砚初冰”描绘了夜晚传令、处理政务的情景,展现了帝王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以及其决策的果断与威严。
“红本下,黄封出,已参横,敬答两宫驰问,回銮早、先报慈宁”则通过描述文书的传递与回复,展现了帝王与宫廷内外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对家人的关心。
最后,“愧垂堂入疏,谏猎只虚名,碌碌长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直言劝谏帝王狩猎的遗憾,以及对自身碌碌无为的自责,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君主的忠诚与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帝王狩猎的壮观场面,也蕴含了对权力、责任、忠诚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