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野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野景向黄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野外景色在日暮时分的朦胧之美。接着,"归舆山复村"描绘了归途中的画面,车驾穿行于山峦和村庄之间,显示出旅途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钟声白云寺"通过远处寺庙的钟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僧侣们的日常生活与世无争。"酒旆绿杨门"则转向人间烟火,一户户人家门前挂着酒旗,映衬着绿杨,透露出乡间的淳朴与热情。
"涧远流花片"进一步描绘了山涧流水潺潺,花瓣随水漂流,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流转。"桥危合藓痕"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桥梁的古老与斑驳,暗示着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窅然迷处所,回首忆桃源"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深陶醉,以及对理想化桃花源般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野景的恬静与神秘,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