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慈皇后挽辞(其一)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

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挽辞《钦慈皇后挽辞(其一)》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皇后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深情的氛围。

首句“梦中怀日有谁知”,以梦境开篇,暗示了皇后生前与君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死后仍难以忘怀的情愫。接下来,“莫恨真人下降迟”一句,既是对皇后的安慰,也是对君王的劝解,希望君王不要因皇后未能在生前与之团聚而感到遗憾或责怪。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两句,描绘了皇后与君王在裕陵一同安息的场景,同时也提到了皇后在君王登基前的孤独时刻,强调了两人命运的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九霄之上,她引领着仙人之列;四海之内,她的礼仪被广泛传颂,彰显了她的威望与影响力。

最后,“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深深思念与无法言表的哀痛。凤台山下,是皇后安息之地,而诗人只能遥望,无法亲自前往祭奠,心中的悲痛无从排解,只能借酒浇愁,但又无处可寻,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皇后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爱情、权力与影响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钦慈皇后挽辞(其二)

平日未沾天下养,芳春先弃域中游。

昔从内令任思顺,今起东?舜解忧。

衣在果闻成赭色,书存尤喜见银钩。

懿围故事谁攀得,再幸仁皇御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钦慈皇后挽辞(其三)

已传龙德与承休,果在丹台不可留。

新册却埋千古玉,旧恩重起六宫秋。

尊开围步松云远,荣到支陵雨露忧。

三十六宫休说恨,谁知先作裕陵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鲁公挽辞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

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

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王岐公挽辞(其一)

世事今朝了,天阍昨夜开。

自当骑鹤去,谁更作霖来。

宝座扶初日,灵光落上台。

管弦空怅望,重盖几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