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为钦慈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对“龙德”、“丹台”、“玉”、“秋”、“松云”、“雨露”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已传龙德与承休,果在丹台不可留”,以“龙德”象征皇后的美德与威严,“丹台”则代表仙界或神灵所在之处,暗示皇后已升入仙境,无法再留在人间,表达了对皇后逝世的惋惜与不舍。
颔联“新册却埋千古玉,旧恩重起六宫秋”,“新册”指皇后去世后新的册封仪式,“千古玉”比喻皇后如同珍贵的玉石,永远被铭记;“旧恩”表示皇后生前的恩泽,即使她已离世,但她的恩惠依然在六宫中回响,秋天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暗含对皇后影响深远的感慨。
颈联“尊开围步松云远,荣到支陵雨露忧”,“尊开”可能是指皇后去世后的祭奠仪式,“围步”形容仪式的庄重与规模,“松云”象征着宁静与超脱,暗示皇后已远离尘嚣,进入永恒的安宁之中;“支陵”可能指的是皇后陵寝,“雨露忧”则是对皇后陵寝的照料与担忧,体现了对皇后的深切关怀与怀念。
尾联“三十六宫休说恨,谁知先作裕陵游”,“三十六宫”泛指皇宫中的众多宫殿,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皇后逝世的遗憾与不舍;“裕陵”是宋代皇帝的陵墓,此句暗示皇后已先于皇帝去世,表达了对皇后早逝的痛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钦慈皇后的崇高敬仰与深切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无尽的怀念与对美好品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