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四)再和呈马守

天回北斗欲中宵。屡移杓。客魂消。

记得皇州,灯火虹成桥。

异俗西南开万里,冠带尽,百蛮徭。

卢溪太守未还朝。起朱楼。接层霄。

翠幕红妆,歌管玉为箫。

民乐丰登无一事,看下诏,采风谣。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王庭圭创作的《江城子·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词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边疆战事的担忧。

开篇“天回北斗欲中宵”设定了一种夜晚星空下的静谧氛围,北斗星象征着方向和时间,而“中宵”则暗示了深夜。紧接着“屡移杓”一句,诗人通过对天文观察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客魂消”三字,透露出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哀愁,而“记得皇州,灯火虹成桥”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皇州”即今陕西南郑,是唐代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灯火虹成桥”,不仅描绘了夜晚皇州美丽的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心中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下片“异俗西南开万里”一句,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辽阔与多元文化。接着“冠带尽,百蛮徭”则描绘了一种官员在边疆辛勤工作、风餐露宿的情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边疆战事频发的情况。

“卢溪太守未还朝”提到的“卢溪太守”,可能是指某位驻守于卢溪(今贵州省一带)的官员,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前线将士的关心和对战争长久化的担忧。

最后,“起朱楼。接层霄。翠幕红妆,歌管玉为箫”等句子,则是对边疆某座城堡或官署夜晚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仍旧保持着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民乐丰登无一事,看下诏,采风谣”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边疆地区虽然战乱频发,但民生还算安定,而且官府对于民间的关注和政策宣传也在进行中。诗人通过“采风谣”的动作,反映了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记录时代声音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星空、故乡怀念、边疆战事等元素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二)步月新桥呈任子严

渡头犹唱棹歌声。雨初晴。月初生。

忽见飞虹,夭矫挂寒汀。

两岸小儿齐拍手,今夜里,放人行。

朱栏画鹢照江亭。客来登。眼初明。

如泛银河,天上跨长鲸。

君是济川舟楫手,将许事,笑谈成。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五)

楼头钟鼓变新声。晚霞晴。水云生。

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

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

夜阑风定见危亭。却重登。景方明。

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

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三)辰川上元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

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

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太平楼。倚层霄。

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

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一)吴贡道班师置酒

锦袍绣帽跃金鞍。卷旗幡。整师还。

轻骑穷追,湘尾鼓声寒。

千里尘清高会处,张翠幕,万人看。

藕丝衫袖捧雕盘。玉颓山。夜将阑。

幸遇休兵,且尽玉壶宽。

未用汉军频出塞,徒生事,斩楼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