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常理斋先生爱吟草(其一)

尽瘁臣之职,捐躯分自宜。

但能全大节,宁复念孤儿。

温序衔须日,睢阳啮指时。

浣花溪父老,说著尚馀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无私的臣子,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对孤儿的责任。诗中通过“尽瘁臣之职”和“捐躯分自宜”的表述,展现了这位臣子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接着,“但能全大节,宁复念孤儿”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他以大局为重,不因个人情感而影响国家利益的决心。

“温序衔须日”和“睢阳啮指时”两句话,分别运用了典故,前者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在寒冷的日子里,为了保持清醒而咬住胡须的故事;后者则可能与古代战争中的某个事件相关,暗示了这位臣子在艰难时刻的坚韧与毅力。这两句通过具体情境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形象感。

最后,“浣花溪父老,说著尚馀悲”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忠诚臣子的怀念之情,即使时间流逝,人们仍然会因为他的事迹而感到悲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贞不渝、勇于牺牲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2)

彦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常理斋先生爱吟草(其二)

青史髫年读,丹心异代同。

儒臣能杀贼,圣主重褒忠。

在泮陈俘盛,丛祠肖像崇。

灵旗来往处,华表认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常理斋先生爱吟草兼殉节本末

古有壮士辽海东,悲歌慷慨意态同。

常侯儒雅气融融,复能仗节全其忠。

伊昔射策捷南宫,铨推为吏尹西充。

百废俱举两庙崇,弟子廪给从其丰。

三校礼闱明且公,侯能文事兼武功。

金川两部走弯弓,檄侯给饷来军中。

降酋叛袭乌巢空,侯独手刃横相攻。

昔岭之树血染红,浣花敕祀何其隆。

我怀侯兮意忡忡,有子能贤卜令终。

侯诗一卷寄邮筒,令我读之若发蒙。

有时觅句必求工,逸兴遄飞思无穷。

轻如素绢临秋风,嫩如冰盘行脆菘。

矫如龙虎绕苍穹,幽如清夜响壶铜。

倏忽电掣万丈虹,光芒直上淩崆峒。

又如赴敌之兵戎,三千铁甲引青骢。

鸿文经世岂雕虫,忠诚脉脉潜已通,丈夫立志谁许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常理斋先生爱吟草兼殉节本末

琴鹤轻随历剧繁,蜀中烽火动降番。

峙粮蚤奏褒军绩,抚剑常思答主恩。

昔岭愁云埋战骨,浣花秋水吊吟魂。

丹诚一点遗编在,留得芳名付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挽乡前辈理斋常公殉节集古

瑰望硕儒,为郡盛族。出宰名区,实继芳躅。

奉令前驱,罔不肃穆。莫测其端,情隘辞蹙。

以死殉之,公归不复。激愤含嚬,伤心惨目。

溅血沾衣,街号巷哭。茂绩维嘉,今称神牧。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