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饭熟羹香客寐残,秦村山水树阴寒。
古今一样邯郸枕,觉后方才做梦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乡村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饭熟羹香客寐残”,通过饭菜的香气和午后余温的睡意,勾勒出一个宁静安逸的场景。“秦村山水树阴寒”则将这种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谧。
“古今一样邯郸枕”,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不变之物的感慨,即使是古代名都如邯郸,在诗人的眼里也不过是一处静寐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超然态度,也映射出他内心深处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最后“觉后方才做梦看”,则是诗人醒来之后,仍旧沉浸于方才梦境中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展示了他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化的艺术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详
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深院清明冷凤箫,梨花寂寂雨潇潇。
秋千一架红墙角,终日无人影自摇。
诗字峥嵘照眼开,人随尘劫挽难回。
清苕载雪流寒碧,老我扁舟独自来。
未欲鞭龙上玉京,赤城来鍊八霞精。
松风浩荡吹秋暑,偶到弥陀寺里行。
晋汉高人迹已陈,同君仙屐叩山灵。
涧悬白练流云液,路夹苍虬耸石屏。
鸟下老藤摇翠木,僧归寒屋钥秋扃。
萧萧落日闻笙鹤,满耳天风聒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