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其一)

六月不知暑,湖风涨晚林。

凭阑追旧梦,驰驿寄新吟。

出入三朝意,卷舒千古心。

感余不暇懒,窗影午蟾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六月里感觉不到暑气,湖上的晚风吹过树林。
倚着栏杆追寻过去的梦境,通过诗篇寄托新的思绪。
经历三个朝代的兴衰,心中怀揣千年的感慨。
感叹之余无暇懒散,午后的窗影中月亮悄然升起。

注释

六月:农历六月。
湖风:湖面吹来的风。
晚林:傍晚的树林。
凭阑:倚着栏杆。
旧梦:过去的回忆或梦想。
驰驿:通过诗文传递。
新吟:新的创作或思绪。
三朝:多个朝代。
千古:千年。
感余:有所感触。
暇懒:闲暇懒散。
窗影:窗户的影子。
午蟾:正午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清凉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六月不知暑"写出了湖边环境的凉爽,仿佛连炎热的六月也感觉不到暑气。"湖风涨晚林"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湖面微风带来的生机与宁静,树林在风中摇曳生姿。

"凭阑追旧梦"表达了诗人倚栏杆回味往昔岁月,试图找回那些旧日的梦想和回忆。"驰驿寄新吟"则暗示诗人通过诗歌传递新的思绪和情感,将内心的感受寄托于笔端。

"出入三朝意,卷舒千古心"展现了诗人跨越多个朝代的深远历史视野,他的心境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既有对过去的沉思,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感余不暇懒,窗影午蟾侵",诗人感慨之余,连午后的月光都似乎在侵扰他的静思,流露出一种闲适却又略带落寞的情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深沉内敛的诗作,体现了魏了翁的诗才和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参政龙鹤山庐(其三)

莫使儿辈觉,从渠青紫纷。

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

形式: 五言绝句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九)

止处流行息处生,春作夏长秋敷荣。

其间毫发皆帝力,民日用之无能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八)

母心日日儿当归,屋山看尽乌鸟栖。

安得使我如乌飞,母旁衮地为儿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十)

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

枯肠亦知费搜搅,奈此风景触拨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