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长久以来的遗憾如同满天飘扬的柳絮般轻盈,只在清明时节尽情飞舞。
寒冷的梅花似乎有意避开春天,不解自然万物为何会有无私的情感。

注释

长恨:长久的遗憾。
漫天:遍布天空。
柳絮:柳树的种子,像棉絮一样。
轻:轻盈。
只:仅仅。
飞舞:在空中飘动。
占:占据。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和祭祖的日子。
寒梅:在寒冷中开放的梅花。
似:好像。
相避:避开。
未解:不明白。
无私:不求回报的。
造物情:大自然的情感或规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他深邃的情感世界。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这两句通过柳絮的飘逸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限惆怅。春日里,柳絮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哀愁,而“只将飞舞占清明”则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独自享有。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幅孤傲的梅花图景。梅花在严寒中盛开,它的冷艳似乎在有意避开春天的繁华。"未解无私造物情"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万物之所以然的沉思,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柳絮与梅花的对比,勾勒出一个既有着季节变换之感,又蕴含着诗人独特情怀的意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十)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

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词源滟滟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形式: 古风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一)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二)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

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