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墨竹(其二)

飒飒凉声欲暮,萧萧劲气先秋。

笑问黄茅冈上,谁知太守风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郑真的《题东坡墨竹(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飒飒凉声欲暮",通过"飒飒"和"凉声",诗人传达出傍晚时分微风吹过竹林带来的清凉感觉,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转换。"萧萧劲气先秋"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气息,"萧萧"形容竹叶在秋风中的摇曳,"劲气"则表现出竹子坚韧不屈的气节。

"笑问黄茅冈上,谁知太守风流",诗人以幽默的口吻,想象自己站在黄茅冈上,向竹子发问:在这清风竹影中,又有谁知道我这位太守的潇洒风度呢?此句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自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自我陶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起,以抒怀收,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人格魅力的自信。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兴三首(其一)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

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

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

旧愁新恨知多少?都在閒花野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漫兴三首(其二)

关中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

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

飙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拍天。

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蕃邦进象二首(其一)

名应周诗五辂,耳闻舜韶八音。

共向瑶阶率舞,九重喜动天心。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秋兴二首(其二)

鼙鼓嘈嘈夜撼山,《霓裳》歌舞入人间。

云围环佩沈斜谷,风敛旌旗入剑关。

矍铄野翁掀雉尾,跳踃山鬼觌龙颜。

书生豪放成何事,徒步归来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