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独望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

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

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

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夕阳挂在边疆的树梢,孤独地遥望着远方。
阴沉的云遮蔽了汉军的营垒,战火照亮了胡人的山川。
陇山的隘口已不见行人的踪迹,黄河源头的鸟儿在傍晚时分飞回。
谁能成为建立功勋的人呢?只可惜那宝贵的刀剑闲置无用。

注释

斜日:夕阳。
边树:边疆的树木。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这里指孤独凄清的样子。
独望:独自远望。
阴云:阴暗的云层。
藏:遮蔽。
汉垒:汉军的堡垒或营垒。
飞火:战争中的火焰,这里指战火。
胡山:胡人居住的山地。
陇首:陇山之巅,代指边关要塞。
行人绝:行人断绝,没有行人。
河源:黄河的源头。
夕鸟还:傍晚时分,鸟儿归巢。
谁为:谁能够。
立勋者:建立功勋的人。
可惜:令人惋惜。
宝刀闲:珍贵的刀剑闲置不用,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孤独的景象。开篇“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两句,通过低悬的夕阳和哀鸣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边关之地,夕阳西沉,仅剩下一缕余晖挂在遥远的树梢上,而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那里,感受着那萧萧作响的风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伤和寂寞。

接下来,“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两句,则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天际。阴郁的云层遮蔽着边关的城垒,而远方却有着战事的迹象,火光映照在辽远的胡地之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隐喻了边疆的动荡不安。

“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寂与荒凉。长安以西的路上,行人稀少,而在河源之处,仅有的生命迹象是归巢的鸟儿,它们在黄昏时分返回自己的栖息地。这不仅描绘出一幅秋末的边塞图景,也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索。

最后,“谁为立勋者, 可惜宝刀闲”两句,则是对武功高强而不得志使用的一种慨叹。宝刀虽锋利无匹,却因时局所迫而无法施展其用,这份慨叹中不仅有对于个人英雄末路的哀伤,更蕴含着对于时代变迁、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了苍凉气息的边塞画卷。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夜下湘中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河梁别

河梁送别者,行哭半非亲。

此路足征客,胡天多杀人。

金罍照离思,宝瑟凝残春。

早晚期相见,垂杨凋复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客行

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

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

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将别寄友人

帝乡归未得,辛苦事羁游。

别馆一尊酒,客程千里秋。

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蘋洲。

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