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

地辟丹棱沜,天开裂帛湖。

边冈环北极,列曜拱中枢。

鞮驿销氛气,风云蓄睿谟。

不忘神武略,独握帝王符。

吉日将差马,先期已祭貙。

桓桓齐步伐,肃肃选车徒。

野旷金钲转,沙平玉帐铺。

一人躬靺鞈,九校勇驰驱。

鹅鹳知兵法,龙蛇入阵图。

雪光明组练,寒律劲雕弧。

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

行间走英卫,麾下拔孙吴。

挞伐声灵在,韬铃将相俱。

诗人赓虎拜,士气动山呼。

振旅时方暇,回銮日未晡。

殊威宣逖土,同轨坦经途。

典礼因时举,欃枪埽迹无。

武功虽再缵,文德久覃敷。

用逖昭无外,周防戒不虞。

煌煌太平业,磐石巩皇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阅兵场景,展现了古代军事的雄伟与庄严。开篇以“地辟”、“天开”起笔,营造出天地开辟、气势磅礴的氛围,随后点明地点为“丹棱沜”和“裂帛湖”,暗示阅兵的宏大背景。

接着,诗人通过“边冈环北极,列曜拱中枢”描绘了四周山峦环绕、星辰拱卫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稳固与君主的权威。接下来的“鞮驿销氛气,风云蓄睿谟”则展示了传递信息、筹划策略的高效与智慧。

“不忘神武略,独握帝王符”表达了对历史功勋的铭记与对权力的独掌,体现了领导者的决心与自信。接下来的“吉日将差马,先期已祭貙”描述了准备阶段的仪式与祭祀,预示着即将展开的盛大活动。

“桓桓齐步伐,肃肃选车徒”描绘了军队整齐划一、挑选精锐士兵的情景,展现出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接下来的“野旷金钲转,沙平玉帐铺”则描绘了阅兵场的广阔与布置的精致,营造出庄重而壮观的氛围。

“一人躬靺鞈,九校勇驰驱”强调了君主亲自参与,以及各级将领的英勇指挥,体现了上下一心、共同作战的精神。接下来的“鹅鹳知兵法,龙蛇入阵图”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熟悉兵法、阵型的熟练程度。

“雪光明组练,寒律劲雕弧”描绘了军容的鲜明与装备的精良,以及严冬中训练的艰苦与坚韧。接下来的“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回顾了过去的征战经历,强调了领导者亲力亲为、深入前线的决心。

“行间走英卫,麾下拔孙吴”赞扬了士兵们的英勇与将领的才能,暗示了胜利的必然。接下来的“挞伐声灵在,韬铃将相俱”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庆祝与对将领们的敬意。

“诗人赓虎拜,士气动山呼”描绘了诗人与士兵们的热烈响应,以及士气高昂的场面。接下来的“振旅时方暇,回銮日未晡”描述了阅兵后的休息与返回,体现了军事行动的有序与合理。

“殊威宣逖土,同轨坦经途”表达了对外部威胁的威慑与内部团结的巩固,体现了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接下来的“典礼因时举,欃枪埽迹无”强调了适时举行的仪式与清除敌人的决心。

“武功虽再缵,文德久覃敷”表达了对军事力量与文化教化的重视,体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接下来的“用逖昭无外,周防戒不虞”强调了对外扩张与内部防御的重要性,体现了战略的全面性。

最后,“煌煌太平业,磐石巩皇都”总结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君主统治的坚定支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阅兵的盛况与国家的强大,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军事、文化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登芜湖浮图

落帽家山记几巡,弟兄南北各伤神。

茱萸明日重阳酒,五处登高各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曹操疑冢

分香卖履独伤神,歌吹声中穗帐陈。

到底不知埋骨地,却教台上望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蔡方麓修撰早朝图

水晶帘卷月如钩,侍史妆成尽下楼。

比似早朝还较早,不教君起看梳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感怀(其一)

白石何齿齿,清泉何浥浥!

中有穷巷人,风尘寡颜色。

驱马发大河,碎琴金台侧。

风尘肉眼多,慷慨竟何益。

羽以翠得称,玉以韫鲜识。

谁曰托微波,终使形骸隔。

姱修求匪亏,吾道在夷白。

任运可逍遥,何须计通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