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三首(其二)

寄生在高树,树枯枝不繁。

托身共生死,所惜非同根。

昔我三小弟,俊迈难具论。

国难一时尽,反令愚者存。

岂无友朋好,终念骨肉恩。

不见蒲苇中,鸿雁相飞翻。

双雁飞上天,孤雁无与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拟古的形式,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刻感慨。诗人将自己比作寄生在高树上的鸟儿,树枯则鸟无所依,以此象征兄弟间的生死相依。接着,诗人回忆起昔日的三个弟弟,他们才华横溢,难以一一述说。然而,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都英勇赴难,反让那些愚笨的人存活下来。这不仅是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讽刺。

诗人进一步阐述,即使在生死关头,兄弟间的骨肉之情仍然超越了一切。他以蒲苇中的鸿雁相飞翻为喻,说明兄弟间虽有分离,但心却始终相连。最后,诗人通过“双雁飞上天,孤雁无与言”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失去兄弟的孤独和哀伤,同时也寄托了对兄弟重逢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兄弟间不可替代的情感纽带,以及在逆境中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拟古三首(其三)

射虎射石头,始知箭锋利。

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

我生良不辰,京洛风尘起。

生死白刃间,壮心未云已。

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中夜召仆夫,将适赵与秦。

方建金石名,安念血肉身。

抗手谢俦侣,明日西问津。

形式: 古风

夜发甘竹滩

滩头潮落树昏昏,夜半移舟出水村。

一渚暗云迷大雁,片帆春雨下江门。

愁来每失芳菲节,老去多惭父母恩。

明日冈州花下醉,此心持与故人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代闺人新月

夫婿远邀勋,金鞍西入秦。

空闺见新月,终夜惜青春。

似镜难全掩,如眉不解颦。

为衔将落影,持照未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董无休五羊寓舍留别

雨歇空堂秋气生,酒杯无惜坐深更。

扁舟此去复为客,一宿缘君暂到城。

夜月几时还共照,楚山应恨不同行。

西风万里传书处,待汝题诗赠屈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