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

霜鬓老人踏雪来,手持藜杖坐莓苔。

单衣破絮苦风冷,抚膺痛哭颜如灰。

我问老人何所哭,答言于今岁九六。

少年不识兵火惊,日饱稻粱卧茅屋。

一朝忽报军贴至,关北关南事暂异。

顷闻乾坤亦崩坼,鼎湖无处攀龙驭。

咸阳宫阙作尘飞,日暮空闻杜鹃悲。

貔貅百万恣横嚼,九土行人尽啼饥。

生男十五从戎戍,生女十五为军妻。

老夫年大得二儿,县官抽点防关西。

辞家一去十五载,又调关东射鲸鲵。

我欲向邻问生死,吏卒叩门索丁糜。

少儿南山刈马草,飞丹催促嫌行迟。

烽烟不靖兵不止,二男万里无归期。

生逢离乱不可说,垂老悲伤那得知。

呜呼老人之言有如斯,吾身虽在亦可危,相与痛哭城南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霜鬓老人在雪地中的凄凉景象,手持藜杖,坐在莓苔之上,衣衫破旧,寒风中痛苦哭泣,面容憔悴。老人的回答揭示了他哭泣的原因:现今时局动荡,少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已成过去。军帖突然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战争导致天翻地覆,皇宫化为尘埃,杜鹃鸟的哀鸣回荡在空旷的傍晚。百万军队肆意横行,九个州的土地上,行人都在啼饥号寒。男性十五岁便从军守边,女性十五岁成为军中妻子。老人自己也年长,被征召去防守关西。离家十五年后,又调往关东射杀鲸鲵。诗人想要询问老人的生死,却被官吏催促着寻找壮丁。小儿子在南山割马草,而官府催促得太急,似乎嫌他行动缓慢。烽火未息,战争不断,两个儿子远在万里之外,不知归期。生活在战乱之中,无法言说的离乱,对垂老之人来说更是难以承受的悲伤。老人的话让人深感战乱之残酷,诗人与老人相与痛哭,表达出对战乱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5)

廖衷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风

玄冬日暮风萧索,倒卷黄沙入城郭。

城头木落天阴阴,不堪更把尊罍酌。

石岸崩颓大雪侵,避缴猿鹤号空林。

三十年来厌兵甲,铁骑金铙惊客心。

乡关有梦归未得,破艇孤灯半欲熄。

夜来翘首望南云,潇湘一带兵气黑。

相逢鸿雁尽哀鸣,故园旧事空相忆。

拥衾不寐数踌躇,风打舟篷到日出。

形式: 古风

冬夜客中

栖栖无所事,岁月已蹉跎。

世事尚如此,吾身将若何。

雪霜今夜重,兵甲四方多。

昨过高阳里,魂销陇上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清明感怀

花柳村村色,閒愁岁岁侵。

迂怀难近俗,古道不宜今。

孤冢白杨老,寒郊芳草深。

不堪回首望,泪滴故乡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泊舟江楼

碧浮天欲尽,河汉在高楼。

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

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