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庵

长夏厌烦溽,步屧探幽胜。

沿洄历深涧,逶迤攀绝磴。

潭澄虬伏潜,林深鸟呼应。

流云澹素心,风松惬清听。

崖欹兰若浮,龛寂僧初定。

眷此息尘机,日欲缮真性。

暝色下方还,烟萝响孤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观音庵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长夏厌烦溽”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长夏时节,暑气蒸腾,让人感到烦闷。接着,“步屧探幽胜”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通过步行探访幽静之地以求得内心的平静。

“沿洄历深涧,逶迤攀绝磴”描绘了前往观音庵的艰难旅程,穿越深邃的山涧,攀登陡峭的石阶,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潭澄虬伏潜,林深鸟呼应”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清澈的潭水仿佛隐藏着龙的踪迹,茂密的树林中,鸟儿相互应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和谐的氛围。

“流云澹素心,风松惬清听”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境,流动的白云映衬着淡然的心境,微风吹过松林,带来清新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崖欹兰若浮,龛寂僧初定”描绘了观音庵的环境,悬崖上的小屋仿佛漂浮在空中,僧侣们在静谧的环境中初入禅定状态,体现了宗教场所的庄严与宁静。

最后,“眷此息尘机,日欲缮真性”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以及渴望通过这次探访,净化心灵,追求真我。

“暝色下方还,烟萝响孤磬”则以暮色降临为背景,烟雾缭绕的林间,孤零零的磬声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完美地结束了这次心灵之旅的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吴紫楼卫象亭方耀台冯允嘉集罗光徵馆得四字

夙志谢尘鞅,嘉尚在衡泌。

延览及城闉,遥拾五庐碧。

瀑布天上声,芙蓉眼中色。

缈缈钟磬音,知与东林隔。

凄然乡国怀,长吟类庄舄。

形式: 古风

人日同海刚峰先生吴子季德赋得霁字

春气欲氤氲,霞天尚明霁。

群卉寒未折,披襟风已惠。

游览及兹辰,旷远极无际。

物我同所欣,歌咏觞仍继。

共看川上云,悠然与心契。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咏孔雀

珍禽产南国,金翠美无度。

渴饮沆瀣泉,饥餐丛桂蠹。

文采誇凤凰,俛仰羞鸡鹜。

十步一骞翔,五步一回顾。

置尾选幽栖,晏出畏雾露。

岂不自矜怜,竟为虞罗误。

当筵舒锦屏,应节转吭嗉。

衒奇乃祸胎,况复怀姓妒。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题画

市朝亦称隐,未若桃花林。

云霞掩丹壑,风泉鸣夜琴。

我欲往从之,道路阻且深。

对此发遐想,窅然尘外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