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吹杀青灯炯不眠,满衿怀古恨绵绵。
江东曾识桓司马,沧海难追鲁仲连。
吴岫月明吟木客,汉宫露冷泣铜仙。
何时一酌桃源酒,醉倒春风数百年。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怀古》。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的哀伤。
"吹杀青灯炯不眠,满衿怀古恨绵绵。"
这一联首先设定了一种寂寞、孤独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起了青色的灯笼,但并未能带来安宁,只是使得心中的历史哀伤愈加难以平复。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过往历史的眷恋和不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江东曾识桓司马,沧海难追鲁仲连。"
接下来的这两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桓温(司马桓公)和鲁仲连。这两个名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时期的英雄与才子。桓温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而鲁仲连则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无法追随古人的遗憾和无奈。
"吴岫月明吟木客,汉宫露冷泣铜仙。"
这一联中,“吴岫”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他曾在夜晚对着明亮的月光吟诵诗歌,这里化用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怀古之情。而“汉宫露冷泣铜仙”,则是借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形容月下宫中的清冷,以及对远古时代美好事物的追念。
"何时一酌桃源酒,醉倒春风数百年。"
最后这一联,是诗人对于逃离现实世界、回到理想中去的渴望。桃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之地,代表着远离尘世的和谐与美好。诗人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候,一饮而尽那桃源之酒,然后醉倒在春风中,让自己忘却世间的忧愁,就像是在数百年的春天里安然入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永恒的哀伤。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少日登山屐,中年上水船。
黄花犹自绿,白发若为玄。
但觉杯行速,那知帽影偏。
南峰深秀处,回首重潸然。
年过耳顺欲何如,臂膝酸寒齿发疏。
千里驱驰还倦矣,数椽卜筑合归与。
山衔落日谁能系,海涨平田自可锄。
寄语虎林诸道伴,江湖处处有鲈鱼。
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
乾坤那可问,至痛老臣心。
甘抱白日没,不知沧海深。
忠魂随上下,义骨肯浮沈。
草木长淮泪,秋风起莫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