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步

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乡间小路旁种满了桑麻,我拄着竹杖随意漫步。
绿树阴凉下阳光缓缓移动,白天的步履显得悠闲迟缓。
野蚕的茧粘附在高高的树上,山鸟雌雄成对飞入破败的篱笆。
这里并非没有温顺的小马,只是孩子们常常骑着它们游玩。

注释

村径:乡间小路。
桑麻:桑树和麻田。
扶筇:拄着竹杖。
信所之:随意漫步。
绿阴:绿树阴凉。
晴冉冉:缓缓移动。
白日:白天。
步迟迟:步履悠闲。
野茧:野外的蚕茧。
高树:高高的树。
山雌:山中的雌鸟。
破篱:破败的篱笆。
岂无:并非没有。
款段马:温顺的小马。
常是:常常是。
小儿骑:孩子们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这一句抓住了田间劳作的情景,桑树和麻秧交织在一起,村里的小路两旁种满了这些农作物。扶着这些植物前行,显示出一种亲近自然、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状态。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日景象。绿色的树荫在晴朗的天气下显得格外鲜活,而白昼的阳光照射下来,使人的脚步也变得悠闲和缓慢。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这里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细微之处,如野生植物攀附在高大的树木上,而山间的小鸟则穿梭于破旧的围栏之间。这些形象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它对人类秩序的一种无声挑战。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孩子们的游戏情景。在这个宁静的乡村中,小孩们常常会骑着那并不华丽但却温驯的家养小马嬉戏,这些形象让人联想到一种纯真无邪的童年。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陆君实挽诗

乾坤那可问,至痛老臣心。

甘抱白日没,不知沧海深。

忠魂随上下,义骨肯浮沈。

草木长淮泪,秋风起莫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陈明远书塾与蒋平仲张伯成清话

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

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

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

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饮陆静复山房分韵得时字

连辔行春自作期,寻芳却笑我来迟。

三杯云液花前酌,一曲琼箫竹下吹。

沧海桑田非旧日,石泉槐火有新诗。

山中道士閒于鹤,门外红尘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子野四首(其四)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