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谢吴竹修

秃髡归阳羡,仙髯卧古藤。

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

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

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一位光头僧人回到阳羡,长须飘逸地躺在古藤上。
从前的贤者已成为过去的梦,新一代接替谁的接力棒呢?
初次相见的喜悦如同旧识,一同登上诗坛成为可能。
春风轻拂,我们在此相聚,借此寄语友人韦冰。

注释

秃髡:光头僧人。
归:返回。
阳羡:地名,古代文化名区。
仙髯:仙人的胡须,比喻超凡脱俗。
卧:躺。
古藤:古老的藤蔓,象征悠久历史。
前贤:过去的贤能之人。
成:变为。
昨梦:过去的记忆。
嗣:继承。
镫:接力棒,这里比喻事业的传承。
倾盖:初次见面时车盖相交,表示一见如故。
欣:喜悦。
如故:像老朋友一样。
吟坛:诗歌创作的平台。
春风:春天的微风。
聚:相聚。
聊此:姑且如此,暂时。
韦冰:友人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题为《再用前韵谢吴竹修》。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吴竹修重逢的情景。"秃髡归阳羡"可能指的是吴竹修回归阳羡之地,"仙髯卧古藤"则形象地刻画出他超然物外的形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感慨前贤已成过往,而新一代的才俊尚未能接续他们的文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

"倾盖欣如故"表达了诗人见到老友时的欣喜若狂,如同初次相识般热情。"吟坛得共登"暗示他们将在文学的道路上一同攀登,共享诗酒之乐。最后,"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以春风作喻,寓意他们的友情如春风般温暖,借此表达对吴竹修的深深敬意和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吊单方庵墓

方庵居士死,归骨白云根。

霜暑三年别,风流万古存。

月梁空夜梦,宿草长春痕。

松底幽兰发,清香是梦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同范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片帆带月趁潮行,晓及三江作住程。

上冢偶随庞老去,过溪忽见远公迎。

山疑无路亦多路,鸟独有声时一声。

幸自醉乡风唤醒,斜阳烟草旧花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赵景文到梅山弟家

脚力犹支一里閒,得闲便不记艰难。

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

来往任教诗眼热,笑谈能化老身寒。

感怀棠棣诗章在,试把丝桐檃括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