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会侯小影

文章传宇内,早已见须眉。

岂谓丹青里,居然白雪滋。

风云行逸足,山泽想闲仪。

莫叹成樗散,千秋乃在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题为《毛会侯小影》,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毛会侯肖像画的赞赏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毛会侯艺术造诣的高度评价。

“文章传宇内,早已见须眉。” 开篇即以“文章”喻指毛会侯的绘画技艺,指出其作品已广为人知,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流传于四海之内,可见其艺术影响力之大。同时,“须眉”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形象的生动与鲜明,暗示毛会侯的画作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特征。

“岂谓丹青里,居然白雪滋。” 这一句进一步赞美毛会侯的画技高超,即使是在色彩斑斓的丹青世界中,也能创造出如同白雪般纯洁、高雅的艺术效果。这里将画作中的色彩与自然界的雪相提并论,强调了作品的纯净与高洁。

“风云行逸足,山泽想闲仪。” 诗人继续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毛会侯画作中的动态与静谧之美。风云变幻象征画中人物或场景的动态,而山泽则代表了宁静与和谐,暗示毛会侯的画作既有动感又不失和谐,展现了画家对自然与人物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莫叹成樗散,千秋乃在斯。”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毛会侯艺术成就的肯定与期待。诗人劝慰毛会侯不必因暂时的不被理解或认可而感到遗憾,因为他的艺术价值将在千年后得以彰显,成为永恒的经典。这不仅是对毛会侯个人艺术成就的赞扬,也是对后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毛会侯小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艺术才华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艺术永恒价值的思考与期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郑珠江还都二首(其一)

岭头秋始至,江上叶先飞。

送子如流水,朝宗是所归。

中途迎驿吏,到日换寒衣。

积雪金门外,吟诗亦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郑珠江还都二首(其二)

告归逾一纪,负土又云春。

至行推吾党,离心况故人。

绿尊连夜月,青简立言身。

努力方强壮,无忘论著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陈关部

中枢本自典遐方,近奉天书出建章。

八表同风归有道,百蛮重译总来王。

关河持节霜生戟,尊酒论文士满堂。

欲颂九如称寿兕,新秋明月拟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云在青入都

如何万里赴幽燕,正是蕉黄荔熟天。

南海歌骊飞雨外,西风骑马转蓬前。

壮游尚觉光生路,旧识应惊雪满颠。

朝右近多交好在,帝城云日与留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