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冬夜》由明代诗人释今沼所作,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群生依候变”,以群生的适应性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接着“久寂亦心惊”一句,表达了长时间的寂静之后,内心难免会感到一丝不安或警觉,生动地刻画出冬夜特有的氛围。
“迹作随乡客,愁因逼岁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随乡客”,在异乡的冬夜里,因接近新年而生出愁绪。这里的“逼岁情”不仅指临近新年的紧迫感,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空花宜冷发,孤月带寒明。”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意境。空中的花朵在寒冷中绽放,显得格外醒目;孤月在寒夜里发出明亮的光芒,既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最后,“欲问江潮意,春声几日生。”诗人试图从江潮的变化中寻找答案,想知道春天何时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命轮回、希望与新生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在静谧的冬夜里,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互交融,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