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张茝衡女士绝命书题后

逝者难自救,岂愿爱者俱。

生者甘自绝,告绝留此书。

此书谁能读,读之血模糊。

那堪示兄姊,况彼无母雏。

自谓命穷薄,舍生宁从夫。

未死忧见救,将死忧不殊。

引药更进食,力争在须臾。

毒酖反为美,天亲反为疏。

处置何周密,多方出不虞。

一瞑幸已达,智计人谁如?

嗟嗟彼女士,所守同腐儒。

知尔方厌世,举世非吾徒。

大义世所弃,至情世所迂。

尔云酷爱名,殉名安足娱。

尔兄善述哀,真实语不诬。

嗟尔手足情,悽悽一世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江陵张茝衡女士绝命书题后》。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张茝衡女士深深的哀悼和对其抉择的理解。诗中描述了女士在生命尽头,理智地安排身后事,决定舍生以保全家人,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们。她认为自己的命运坎坷,宁愿跟随丈夫而去,也不愿拖累他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甚至选择饮毒药,但又尽力拖延时间,以便为家人留下最后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毒酖反为美,天亲反为疏”,揭示了女士在极端困境中的无奈选择,以及对亲情与生存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她对世界的看法是“大义世所弃,至情世所迂”,表明她坚守的道德原则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不合时宜。尽管如此,她的兄长仍能真实地叙述她的遗愿,表达出手足之情的深沉悲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个坚韧女性在生死关头所展现的决绝与深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社会伦理的反思。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陈仁先寄栽菊种诗

杜门艺菊冷京曹,海上羁吟类楚骚。

诗卷惟应书甲子,高斋想已没蓬蒿。

试寻乾净半畦土,与寄沈冥一世豪。

珍重残株好将护,秋来还拟酒中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董小宛孤山感逝图

园岂埋香地,梅为感逝花。

有人忆花影,无语自横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

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

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

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

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

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

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

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

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

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

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

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

形式: 古风

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

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

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

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

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

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

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

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

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

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

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

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

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

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

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

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

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

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

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

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

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

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