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赞颂了鲁灵光在儒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开篇“儒林祭酒鲁灵光,白首专门杜滥觞”两句,以“祭酒”尊称鲁灵光,点明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同时强调其毕生致力于整理和规范儒家经典,杜绝了学术上的泛滥与不严谨。
“千古文章悬皎日,一生德业简贤王”两句,高度评价鲁灵光的文章成就与道德修养,将其比作照亮千古的明灯,与贤王相提并论,彰显其德行与学问的非凡。
“玉楼作记神先往,丹旐书名夜正长”描绘了鲁灵光逝世后,其精神永存,如同神灵先于物质世界离去,其名字被刻在丹旐上,夜以继日地传颂,象征着他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最后,“喜有及门诸弟子,肯令端木独居场”表达了对鲁灵光弟子们的赞扬,认为他们有幸跟随大师学习,不仅继承了鲁灵光的学问,也发扬了他的精神,使得大师的教诲得以延续,避免了知识的孤岛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鲁灵光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卓越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是对一位伟大教育家的崇高礼赞。